本報碌曲訊 (記者 侯麗麗)近年來,碌曲自覺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推動全縣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
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狠抓源頭治理,積極實施退牧還草、退化草原生態修復等工程,減輕草原生態負重,改善草原生態環境。在礦山治理過程中,結合治理區地質環境特征,因地施策,篩選適宜當地氣候的植被物種,采用覆土植樹進行植被修復,撒播草籽綠化。同時以“十戶聯產”合作經營模式,推進傳統牧業改革,開創了增收致富新路徑。
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組織黨員干部、職工群眾深入國道213沿線(碌曲段),開展“山水林田湖草沙大治理、生態環境大優化”主題實踐活動,對公路兩側圍欄進行修繕與扶正,對沿線水渠、邊溝、公路兩側及護坡雜草異物、死(枯)樹木、大小石塊和廢棄水泥桿(墩)進行徹底清理,復綠視線內所有裸露地塊,形成“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區域統籌、綜合整理”的生態修復工作格局。
堅持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以改善民生為目標,通過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補齊民生短板,改善城鄉人居環境,提升群眾生活品質。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常態長效,以打造“五無甘南”創建“十有家園”建設“七美碌曲”為抓手,從小處著眼,從細處著手,全縣污染防治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為持續鞏固提升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成果,碌曲以“月排名”“紅黑榜”制度及督查問責機制,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用督查結果倒逼治理責任落實,不斷營造建設美麗幸福新碌曲的良好環境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