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合作訊 (記者 張金鑫) 行走在國道213線卡四河段,眼前豁然開朗、煥然一新。昔日亂搭亂建的汽配修理、停車餐飲場所等違章建筑已被拆除,亂停亂放的大型機械車輛不見了蹤影,空地上栽種了花草樹木,道路兩旁一排排樹木傲然挺立。合作市統籌考慮當前和未來的發展,遵循城市發展邏輯、規律和要素,今年在國道213線卡四河段沿線打造了4000平方米的綠色長廊。
國道213線是全州七條精品旅游風情線之一,沿線環境改造提升直接關系到全州旅游形象。合作市根據道路氣候特點、海拔高度、植被分布等情況,延公路兩側種植了生理機能旺盛、容易生長的榆葉梅、云杉、丁香等植物,錯落有致的樹木構筑起一道堅實的綠色生態屏障,沿線人文景觀氣質形象明顯提升。
黨的十八大以來,合作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抓好大保護,推進大治理,不斷創新綠色現代化發展的理論和實踐,共建設綠色長廊27.1公里。通過一個個綠色生態項目的實施建設,不僅滿足了城鄉居民對綠水青山的渴望和對美麗鄉愁的寄托,也使城市大道處處有景、處處能觀景,促進了經濟和旅游的發展。
今年,合作市按照“點線相連、點面結合”和“以小見大、由小及大”的思路,統一規劃、整體布局,投資998.81萬元,對城區及周邊違章建筑依法拆除,對裸露地帶平整植綠。在省道306線、合冶公路央德新村段及國道213線卡加曼段、卡四河段等主要道路實施綠化景觀建設和生態修復工程,建設綠色長廊景觀帶,著力打造喬、灌、草、花立體復層的絢麗多彩風景線,用心、用情扮靚城市顏值,實現了交通動脈與綠色城市路網的完美對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