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藏文版 手機APP 官方微信
          甘南日報中文電子版 甘南日報藏文電子版
          甘南 省內 國內 經濟
          教育 體育 娛樂 社會
          合作 碌曲 瑪曲 舟曲
          臨潭 卓尼 迭部 夏河
          宗教 寺廟 典籍 高僧
          民俗 飲食 禮節 服飾
          旅游 景區 線路 攻略
          文化 書法 攝影 文苑
          羚城快評 周末說說
          人在甘南 大美甘南
           首頁 > 宗教文化 > 宗教新聞 > 正文
          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 
          2016-02-18 17:46:33   來源:中國民族宗教網  

            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 
           

          這里有世人仰慕的人間仙境——香巴拉


           

           

            甘南——香巴拉的天堂。甘肅南部的甘南藏族自治州,俗稱甘南,美麗的甘南因其美麗的風光,又稱為是通往天堂的驛站, 走進夏日的甘南,風吹草花香,牛羊成群過,仿佛一幅天堂般的畫面。

            甘南歷史悠久。新石器時代在三河一江流域就有人類開發這塊亙古荒原,隨著歷史的進程,甘南的羌部逐漸建立自己的部落聯盟或依附中原王朝,民族間的交流便逐漸頻繁起來。秦時部分地方已屬臨洮管轄。西漢時,東部屬隴西郡、北部屬金城郡。隋時的臨洮郡、桴罕郡、宕昌郡分別管轄今甘南的西北和東南部部分地區。唐朝初年廢郡置州,甘南境內曾為洮州、芳州、迭州的全部和河州、宕州的部分,西北部屬吐谷渾、吐蕃的范圍。元代屬宣政院管轄,吐蕃等處宣慰司統領。明代屬陜西都司管轄,清乾隆時,州境大部屬鞏昌府,夏河由循化撫番廳管轄。1913年廢府設道,臨潭縣屬蘭山道,西固縣(今舟曲縣)屬渭川道。1928年建立夏河縣、改屬甘肅管轄,1937年成立卓尼設治局。1949年9月~12月,臨潭、卓尼、夏河、西固相繼解放。1952年7月設立甘南藏區委員會,1953年10月甘南藏族自治區成立,1955年7月1日改為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府設在合作市,是全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內有藏、漢、回、土、蒙等24個民族,總人口68.03萬,其中藏族37.85萬,占總人口的55.6%。

            甘南藏族服飾

            甘南藏族由于長期生活在氣候寒冷的高原上,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喜歡穿用羊皮縫制的藏袍,藏袍寬大肥長、耐磨保暖,白天束帶為衣,夜晚解帶當被。藏袍一般樣式是領寬,腰肥、袖管長出手面1尺多,下襟長出腳面2—3寸,開右襟。

            安多藏族人家每日3~4餐,有奶茶、油條、糌粑,還有酸奶、肉餃、肉包、面條和手抓羊肉等,調劑花樣甚多,以肉食為主。

            甘南藏族的住室有兩種。牧民住的是帳房,農民住的是土木結構的平房。帳房是牦牛毛加工而成的,均為黑色,結實耐用。帳篷中間是長形土灶,左右兩側住宿,上席供奉佛像及經典,并陳設用銅、銀制成的凈水碗和酥油燈。一般帳篷呈四方形,用8根立柱支撐著,有10數根牛毛繩的一端與篷頂拴結,牽另一端至帳外,拴在約一丈遠的木橛上,使得帳篷平展、穩固。帳篷面積一般為20平方米,頂高1.7至1.8米。頂部正中留一道寬一尺、長丈余可以開合的空隙,打開可以通風、排煙、散熱,合蓋則能防風雨、保溫暖。甘南藏族主要以牛馬為交通工具。馬是藏民的翅膀,牦牛被稱為“高原之舟”,在藏區的生產和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般甘南藏族的未婚男女,戀愛婚姻比較自由,但是正式結婚要聘娶,要雙方父母同意。通婚范圍,父系親族嚴禁通婚;母系親族經過幾代以后方可通婚。藏族婚姻戀愛,雖然也講究門當戶對,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一般說來,較為自由。搶婚是又一種婚姻形式。男女青年相愛,但女方父母不同意,男方便約好伙伴3—5人,夜間在女方的家門或帳篷柱上悄悄掛上一條哈達,瞞著女方家長把姑娘領走,第二天清晨托媒人到女方家求婚,待女方父母應允后,再舉行結婚儀式,這就叫搶婚。招女婿也是甘南藏區常見的一種婚姻形式。有一些家庭,在女兒相中對象后,便托媒說親,經對方父母同意,招為女婿。贅婿,不論在家庭和社會上,都受到尊重。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區的藏族,重禮節、講友誼、熱情好客。見面時伸出雙手,掌心向上,笑臉相迎。尊卑之間禮節極為嚴格,不能稍事疏忽。遇婚喪和主要節日互送禮物。春節前殺牛宰羊,按戶分成份子,相互贈送,對貴客則用帶羊尾的脊骨肉做成手抓款待,表示格外尊敬。在家中同席飲酒、喝茶、吃飯,自覺地按年齡排序,長者上坐,如年長者遲到,則全體起立相迎。

            燃燈節

            甘南藏族自治州藏族的主要節日有春節、六月會,四月佛月節,五月端午節和十月燃燈節等。其中最熱鬧的是春節和六月會。

            西部高原的人間天堂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全國十個藏族自治州之一,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邊緣,甘肅省西南部,甘、青、川交界處。處于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過渡地帶,地勢西北部高,東南部低。境內海拔1100—4900米,大部分地區在3000米以上。全州分三個自然類型區,南部為岷迭山區,群巒疊嶂,山大溝深,氣候比較溫和,是全省重要林區之一;東部為丘陵山地,高寒陰濕,農林牧兼營;西北部為廣闊的草甸草原,是全省主要牧區。

            甘南草原

            境內中西部草原遼闊,牛羊肥美,牧業譽滿天下;南北部森林茂密,物產豐實,溝谷間梯田層層,五谷飄香。州內山脈縱橫,山勢高亢陡峻,以阿尼瑪卿山、西傾山、岷山為代表的各山脈縱橫交錯,主要峰脊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最高峰為迭山主峰措美,海拔4900米。

            在甘南遼闊的大地上,以黃河、洮河、大夏河、白龍江為主的眾多河流奔騰于深山峽谷、廣袤的草原之間,奇特的山水草原風光融入獨特的高原氣候,則更顯得風格迥異。由于甘南地形復雜,海拔差異明顯,在廣袤的草原地帶還是寒風習習,山頂白雪皚皚之際,東南部的舟曲卻是陽光明媚,鮮花盛開,五谷飄香。甘南的湖泊也是獨具特色,夏河的大力加翠湖、碌曲的尕海湖、臨潭的冶海、迭部的骨麻海等眾多湖泊宛如天際晨星,撒在甘南美麗的大地上,部分湖泊海拔在4000米以上,堪稱“天湖”。

            甘南地域遼闊,歷史悠久,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辛甸、寺洼文化都曾駐足其間,其遺址發掘中的諸多發現都充分說明了此處人類活動的久遠,尤其是座落在甘南各地的百余座藏傳佛教寺院,更是呈現出五彩繽紛的藏傳佛教文化的豐厚底蘊,尤以建寺于1709年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位于卓尼縣的建于元初距今已有900余年歷史的禪定寺和位于甘川交界的堪稱人間仙境樓閣的郎木寺為最。諸多的寺院以其雄渾的建筑,精湛的雕塑、至美的唐卡,以及浩如煙海的經卷、聲震內外的高僧大德等,而享譽海內外。

            在甘南,一年四季中,宗教活動及民俗節日接連不斷,形成奇特的人文景觀。如農歷正月法會、七月法會、九月法會是宗教活動的盛典。其它民俗民間節日如“插箭”、“娘乃節”、“香浪節”、“蓮花山花兒會”、“朝水節”、“燈棚會”、“萬人拔河比賽”等也是各領風騷。“卓”、“依”、“諧”、“則柔”、“格爾”,《格薩爾王》說唱,拉卜楞特有的“南木特”藏戲等民族民間藝術表演,這一切構成了甘南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的獨特范疇。還有甘南藏區人們的豪爽性格及其民間的婚嫁、喪葬,種類繁多的服飾,獨具草原特色的飲食等,處處顯露出這片土地既淳樸古老又雍容華貴的民族文化特色。

            “1+18”精準扶貧

            2015年4月14日至16日,甘肅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三運專程深入甘南藏族自治州調研扶貧攻堅工作。

            2015年以來,甘南藏族自治州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甘南藏族自治州制定了“1+18”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配套實施意見和方案,各縣市制定了“1+19”、“1+20”等文件。州上將目標任務確定到縣、鄉,個別到村,縣市將目標任務分解到村、戶和人,目標更具體、任務更細化。在脫貧時序上,各縣市分“三步走”實現基本脫貧時序不變,即在去年舟曲、瑪曲兩縣基本脫貧基礎上,今年夏河、合作、碌曲三縣市基本脫貧,明年臨潭、卓尼、迭部三縣基本脫貧。在此基礎上,各縣市向整體脫貧水平邁進,力爭2017年八縣市全部脫貧。

            2015年上半年,全州按照2014年脫貧16027戶、7.02萬人完成實名制“銷號”管理,按照今年計劃脫貧10365戶、4.2萬人完成實名制識別登記。各縣市對建檔立卡數據進行修正,最終確定2014年全州脫貧出庫10365戶、4.54萬人,今年計劃脫貧9265戶、4.2萬人。在村民代表提名+民主評議初選貧困戶名單的基礎上,再按照“三公示一公告”程序開展工作。從督查抽查情況看,建檔立卡準確率在95%以上。在建檔立卡成果基礎上,逐村逐戶分析致貧原因,對接精準扶貧配套文件,對癥下藥,逐級采集、分析、整理、錄入到村到戶的扶持政策、措施、項目、資金、效果和幫扶單位、責任人。全面完成284個重點村和今年計劃脫貧的9265戶4.2萬人的信息采集和錄入工作。進行了除今年計劃外的1.94萬戶、8.38萬剩余貧困戶和貧困人口的信息采集錄入。

            “種植中藥的效益是普通農作物收入的5倍以上,嘗到了甜頭,村民就開始擴大種植范圍了。”臨潭縣羊永鄉白土村村委會主任王神寶從四年前就率先成立了中藥材種植合作社。在他的帶動下,村里的村民開始種植當歸、柴胡、黨參、甘草等中藥材。一些婦女、老人通過鋤草、撿藥、曬藥等為種植戶打工的方式,一個月也能有近2000元的收入。圖為臨潭縣羊永鄉白土村村民正在晾曬藥材。

            甘南藏族自治州將扶貧工作精準到村到戶,著力創新扶持模式,合作社帶動、村戶共享、定點補缺、片區綜合治理、土地流轉五種精準扶貧模式。各縣市因地制宜,靈活選擇扶持模式,扶貧工作基本實現了由“大水漫灌”向“精確滴灌”的轉變。截至目前,全州落實到位中央和省級專項扶貧資金22595萬元,州、縣市落實扶貧專項資金3157.76萬元,預計達到地方財政收入總量的3.5%。全州圍繞18個扶貧攻堅特困片帶整合各類項目資金7.6億元。積極銜接省扶貧辦啟動了互助資金全覆蓋工程,年底全州所有行政村將得到互助資金扶持。同時,還組織實施了電商扶貧、光伏扶貧試點,積極開展了甘南州中部地區車巴特困片帶省級精準扶貧示范區建設。

            甘南藏族自治州聚合扶貧效應,著力強化扶貧格局,堅持主要力量圍繞精準扶貧聚焦,主要資源圍繞精準扶貧配置,主要業績圍繞精準扶貧檢驗,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更加強化。在黨委政府層面,精準扶貧成為真正的“一把手”工程。在業務部門層面,州、縣市扶貧辦及時通報工作進展情況,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平臺和推進機制。在行業部門層面,各部門堅持項目向特困片帶、貧困村傾斜,為精準扶貧提供了強大支撐。在社會幫扶層面,各級幫扶單位注重在人才、產業、社會事業方面強化支援,使幫扶工作領域和空間得到拓展,省內“七市九企”援助工作全面轉向扶貧攻堅。在貧困群眾層面,通過建檔立卡、大數據平臺和扶貧項目建設的有序推進,群眾參與扶貧工作的積極性全面提升,成為精準扶貧的真正主體。

            平坦結實的路面、干凈整潔的村舍、整齊劃分的農田……走在甘南州迭部縣達拉鄉的村間小路上,處處能感受到寧靜和諧的氛圍。作為紅軍長征過程中重要會議之一的俄界會議舊址,紅色旅游的興起為這個小小的鄉鎮帶來了新的發展活力。

            甘南藏族自治州在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中破解重點難點,著力開展調查研究,州委、州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深入貧困鄉村、貧困戶,全面掌握精準扶貧第一手資料,科學謀劃扶貧工作,進一步提高了精準扶貧的科學性、針對性和操作性。特別是在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基礎上,提出了生態文明示范村建設和旅游扶貧等重大思路,為進一步深化和提升精準扶貧提供了路徑和平臺。

            甘南藏族自治州落實扶貧工作中的主體責任,著力加強資金監管。嚴格執行扶貧項目公示公告、日常監管和報賬管理制度,進一步提高了扶貧項目資金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水平。積極配合審計部門完成了2014年扶貧項目資金的專項審計,認真開展了查漏補缺和整改工作,確保了扶貧資金安全高效使用。同時,通過開通甘南扶貧網、印發精準扶貧政策宣傳手冊、開展互助資金規范提升年活動等方式,最大限度宣傳扶貧工作,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甘南藏族自治州在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中狠抓工作落實,著力加強組織領導。州、縣、鄉三級均成立了黨委書記任組長、州長(縣市長、鄉鎮長)任常務副組長的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領導干部包縣聯鄉進村入戶抓扶貧的工作機制,啟動實施了“千名干部掛職精準扶貧行動”。目前,州縣共選派285名優秀青年干部擔任貧困村第一書記,組建駐村幫扶工作隊405個,人員1532人。同時,強化扶貧體系建設,在州扶貧辦增設了扶貧資金監管科和行業扶貧協調科,并增加了人員編制,縣市成立互助資金監管機構,鄉鎮普遍成立扶貧工作站,確定了人員隊伍。

            甘南在天津的對口援助下,近年來建成了一大批改善民生的項目,脫貧致富效果顯現,一大批甘南人民從中受益。特別是在臨潭,十個貧困村都是整個村脫貧,包括水、電、道路、文化、廣播電視等項目的陸續完成,讓每個村的基礎設施都得到了極大完善。此外還有夏河的影劇院、合作市的教育項目等一大批援建項目已經在甘南落地開花,結出碩果。這也成為甘南州現在扶貧攻堅工作方面的新亮點,也是生態文明示范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的新亮點。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編輯:加次力
           相關新聞
          ·甘肅宗教 (2015-05-13)
          ·甘肅省唯一的薩迦派寺院—白古寺 (2015-05-27)
           
          合作市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合作市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甘肅開年首部自然人文紀錄片《青綠甘南》在蘭首映 張永霞 俞成輝出席 馬瑜致辭
          甘肅開年首部自然人文紀錄片...
           
           甘南要聞
          · 州政府黨組召開2022年度民主生活會 楊武主持并作總結講話
          · 州委常委會召開2022年度民主生活會 俞成輝主持并講話
          · 甘南州招商引資工作座談會召開
          · 俞成輝會見挪威駐華大使白思娜一行
          · 州人大常委會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議暨黨組班子2022...
          · 俞成輝會見農行甘肅省分行行長姜海洋一行
          · 合作市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 全州統戰部長會議召開
          · 特別推送!大型自然人文紀錄片《青綠甘南》第一集:有無相生
          · 甘南日報社2022年度甘肅新聞獎報送作品公示
          · 打造特色品牌 改善城鄉面貌
          · 甘肅開年首部自然人文紀錄片《青綠甘南》在蘭首映 張永...
          閱讀排行  
          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 
          甘肅省唯一的薩迦派寺院—白古寺
          甘南藏區修建最早的苯教寺院阿夏鄉納告寺
          迭部洛大藏尼寺舉行第三世洛桑索南嘉措活佛坐...
          甘肅宗教
          嘉木樣活佛主持認定六世江可堪布倉活佛轉世靈童
          甘南巴郎鼓——吐蕃宗教文化遺存
          甘南郎木寺的“羌姆”藝術
          拉卜楞寺:世界最大的藏傳佛教學府
          米拉日巴佛樓閣
          市縣新聞  
          · 夏河:繪草原秋收好“豐景”
          · 夏河縣博拉至麥西公路路網改善項目和博拉鎮道...
          · 夏河多措并舉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快速反應 精準防控 夏河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夏河:各類物資供應充足 物價平穩
          · 夏河:全力打造文化旅游標桿村
          · 夏河啟動“大抓基層、大抓基礎、大抓治理”三...
          · 夏河:法治宣傳進鄉村 法律意識入人心
          · 俞成輝在夏河縣調研3.0級地震災情時強調 落實...
          · 高站位推進重點項目建設高質量推動特色產業發展
          · 夏河:綠色種養循環農業助力春耕備耕
          · 夏河:以生態文明促進高質量發展
          · ?奇偰撩竦男律
          · 夏河啟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暨綠色出行...
          · 夏河:產業扶貧惠及千家萬戶
          大美甘南  
        1. “五一”假期,超17萬人“浪”甘南
          “五一”假期,超1...
        2. 扎尕那大景區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緊急工作部署會召開
          扎尕那大景區環境...
        3. 生態美 百姓富
          生態美 百姓富
        4. 合作市傾力打造綠色生態長廊
          合作市傾力打造綠...
        5. Copyright 2010-2020 甘南日報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甘肅省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 62120190021
          ICP備案號:隴ICP備16001452號-1 技術支持:甘肅浡然科技
          本站除甘南新聞外所有新聞均轉載于網絡,信息只作為參考,如果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

          两个人日本免费完整版

                  t